一、雅迪將進入日本
在國內市場趨向飽和,海外市場需求臨于爆發的當下,兩輪電動車開始加快出海步伐。
近日,有媒體消息稱,中國雅迪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將于11月登陸日本,并面向日本投放首款電動摩托車PORTA。
據了解,PORTA是在國內電動車“Modern”系列基礎上,按照日本規格改造的一款電動摩托車。這款車只要求普通駕照,可使用家用插座充電,充一次電最多可續航60公里,車身采用復古設計和配色,售價為21.78萬日元(約合1.04萬人民幣),比市面上其他品牌少大約30%,主要聚焦年輕一代消費者。
雅迪將進入日本市場 圖源:nikkei
除了產品策略,雅迪進入日本的時間節點也頗有“說法”。因為從11月開始,日本將實行排放新規,加強摩托車尾氣排放監管,未來上市的摩托車需大幅減少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。
這意味著,11月將是一個分水嶺,本土品牌將陸續停產現有車型,推出符合新法規的摩托車型。但從目前市場動向來看,日本廠商仍然以生產汽油動力車型為主,且汽油動力型摩托車售價普遍要比電動摩托車更便宜,兩者差距至少有10萬日元。
在此背景下,雅迪的優勢便更加凸顯。不僅產品符合即將實施的排放新規,售價也能跟市場份額占優勢的汽油動力型摩托車保持在同一水平。可以預見,雅迪的到來,必將攪動市場格局。在雅迪面臨本土優勢品牌挑戰的同時,本土品牌也將受此推動,應對全新的市場競爭。
而在日本之外,雅迪的商業觸角也在東南亞地區廣泛張開。據媒體消息,雅迪已在泰國實現本地產能,并向泰國當局申請銷售首款車型RS20踏板車,預計該款車型最早于本月上市。同時,雅迪還計劃年內擴大銷售網絡,在曼谷等主要城市開設數十家零售門店。
雅迪泰國工廠 圖源:nikkei
在另外兩大東南亞摩托車大國,越南和印尼,雅迪的布局更早些。目前在越南,雅迪擁有兩座工廠,年產能超200萬臺,產品覆蓋越南全境。在印尼,雅迪已規劃建設智能產研基地,預計年產能300萬臺。
另外,據權威市場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認定,截至去年底,雅迪作為兩輪電動車巨頭,全球累計銷量已突破1億臺。
二、市場競爭升級
雖然雅迪從國內市場起家,已經成為全球兩輪電摩市場的重量級選手,但從整個行業發展軌跡來看,雅迪顯然是后起之秀。換句話說,雅迪在國內可能是行業先鋒,但出海就將面臨來自更多實力企業的競爭挑戰。
這其中,優勢最集中的莫過于日本品牌。包括電動摩托車在內,日本四大品牌本田(40%)、雅馬哈(12.2%)、川崎(11.6%)、鈴木(5.2%)大約占據全球摩托車市場69%的銷量份額。今年初,本田更提出,未來要占據全球摩托車市場半壁江山。
本田摩托車業務未來愿景 圖源:Honda Global
與此同時,這些品牌也在陸續加大電摩投入。本田已計劃到2030年投資5000億日元用于摩托車電氣化,在全球范圍內開發30款電動車型。雅馬哈摩托車計劃在2025年開始的三年內,將電摩銷量逐步提升至新車總量的30%。
當然,前來“分羹”的不會只有老牌企業。隨著全球脫碳影響逐步推動電動化,更多電摩新勢力也在蜂擁來的路上。
6月,知情人士透露,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控股成立出行事業部,計劃在非洲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啟動兩輪電動車業務。而在更早以前,2023年初,傳音通過100%控股子公司深圳傳承科技有限公司申請“Revoo”商標,該商標正是傳音計劃推行的電摩品牌標識。
傳音布局電摩業務 圖源:Revoo
今年,全球電動汽車“銷冠”比亞迪聯合新加坡高端電摩公司Scorpio Electric,打造高端電摩ScorpioX1。該款車型上市,不僅標志著比亞迪“三電技術”?正式向兩輪領域延伸,更預示著全球電摩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激烈競爭。
比亞迪打造高端電摩 圖源:rideapart
據東京矢野經濟研究所的數據,2024年全球新摩托車銷量約5990萬輛,其中8.5%為電動摩托車。在樂觀預測下,預計到2035年電動摩托車占比將提升至18.8%。
可以肯定的是,全球摩托車行業正邁入電動化,市場需求也將迎來新的轉變。對新舊品牌而言,這樣的變化都將是重要機遇。老品牌抓住了便能繼續穩占市場高地;新品牌抓住了或許就能重塑市場格局。至于最終誰將更勝一籌,結果值得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