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申請破產
在全球跨境電商市場中,企業的興衰如同潮起潮落,無論過去發展多好,也不妨礙之后遇到難題深陷泥沼。
近日,曾憑借電商模式迅速崛起的家居品牌Walker Edison,如今卻步履維艱,最終與三家關聯公司向特拉華州破產法院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。
進入破產程序圖源:morrisnichols
先來簡單介紹一下,Walker Edison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美國家居品牌,自創立以來,該公司就明確將線上渠道作為核心戰略,以創新的家具設計著稱。
舉例來說,其旗下“EZ Assembly”輕松組裝系列在海外就大受歡迎,產品無需復雜工具,消費者買回家能夠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快速組裝好,極大契合了現代快節奏家庭對便利性的需求,也能滿足消費者自己動手的喜好。
易組裝系列產品圖源:Walker Edison
再加上Walker Edison不斷加碼供應鏈與數據化運營系統的建設,逐步建立起高效直郵配送、快速訂單反饋和持續具有價格競爭力的運營機制,一度成為美國家居電商化的成功典范。
然而光環之下,隱患早已埋下,危機也在悄然滋生:2019年,Walker Edison深陷消費者訴訟糾紛泥沼,賠償總額超過1200萬美元;一年后產品繼續暴雷,公司因產品安全問題召回6.6萬個存在傾倒風險的梳妝臺。
接二連三的質量事故,不僅帶來沉重的財務損失,更嚴重削弱了消費者信任,導致品牌聲譽急劇下滑,最后無奈走向申請破產保護的結局。
WalkerEdison并非美國家居行業破產浪潮中的孤例。去年10月,成立超百年的家居零售巨頭Conn’sHomePlus申請了第11章破產保護,自營網站瘋狂進行大甩賣,以這樣的方式畫上了句號。
彼時網站清倉甩賣圖源:conns
究其根本,是該公司原本試圖通過收購W.S.Badcock來拓展業務規模、整合供應鏈并提升市場競爭力。
但事與愿違的是,這一戰略不僅未能奏效,收購反而加重其財務壓力,去年4月,Conn’s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,總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下滑7.8%,全年凈虧損約7700萬美元。多重困境交織下,公司財務狀況持續惡化,最終不得不尋求破產保護。
2.波及面巨廣
客觀來講,這一輪家居企業的倒閉潮有著多方面的原因。
從消費者層面來看,高通脹環境下會優先保障生活必需品支出,對家居這類非必需大件商品消費意愿降低;而從行業內部來看,電商崛起打破傳統家居零售格局,對一些老牌、傳統線下家居企業來說,若不能及時轉型就極易在競爭中掉隊。
更致命的是,這場危機并不局限于家居行業,更多跨境電商業態中的大型企業也在近幾年遭遇嚴峻挑戰,甚至退出市場。
不久前,北美主要玩具經銷商之一Everest Toys突然宣布停業,導致公司所有員工被拒之門外,數千家合作網點陷入混亂,該事件迅速引起行業震動。
Everest Toys主頁圖源:Everest Toys
據了解,Everest Toys停業直接原因是貸款違約,因未能履行與銀行的貸款協議,公司賬戶遭凍結,銀行申請強制停業令。上個月,公司全體董事會成員都已經辭職,公司最終走向倒閉。
同樣值得關注的是,以獨特選品、優質服務在奢侈品電商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的Ssense,上個月也已向法院提出債權人保護申請,并正式啟動出售或重組程序,目前Ssense官網依舊正常運轉。
Ssense官網主頁圖源:Ssense
此前,其公司創始人兼CEO Rami Atallah在內部信中透露,公司財務困境主要源自美國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征25%關稅,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政策,導致其2025年上半年銷售額暴跌。
這些不同領域領先企業的跌落,為所有跨境賣家敲響了警鐘:一方面,市場環境存在波動性與不可預測性,這便要求賣家時刻關注宏觀經濟走勢、政策法規變動,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轉變;另一方面,其次,產品品質與創新能力始終是企業存續的根基,Walker Edison正是由于產品質量失信而導致全面崩盤,教訓深刻。
總而言之,曾經輝煌的跨境電商企業都有可能走到破產倒閉這一步,再次表明在跨境電商這片波濤洶涌的商海中,企業既要敏銳洞察市場風向,又要不斷修煉內功,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扎根存活下來。